北京灵水村(北京灵水村门票)

旺财去旅游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近日北京灵水村,包括古北口镇古北口村等在内的10个区44个村镇入选北京市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未来北京灵水村,这些传统村落将统一设置保护标志北京灵水村,村落内城墙、牌坊、古塔、园林、古桥等将进行认定,实行挂牌保护,加强动态管理。而在它们当中那些适合去游玩呢,那些人气值比较高呢,且看小编给您说说。

  海淀区苏家坨镇车耳营村

  车耳营村坐落在海淀区苏家坨镇凤凰岭景区南线,自然景色优美,人文古迹众多。全村区域面积9506亩,户籍人口315人。这里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空气的纯度为市区的5倍,负氧离子的含量是市区的150倍,平均气温比市区低3到4度,三季有花、四季有果,享有“京都绿肺自然大空调”之称。这里还有着最大的石上塔金刚石塔、最古老的独体造像北魏石佛、关帝庙千余年的古松、享誉京城的贡品玉八达杏。

  

  这里是成熟度较高的旅游区,为发展民俗旅游,车耳营村加大整治村内旅游接待环境的力度,铺路,绿化,美化采摘园,修建停车场,安置体育运动器材、整修文物古迹等。现在车耳营村绿树成荫,道路整洁,植被繁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车耳营村,“山泉水”养殖着虹鳟鱼,垂钓、烧烤乐趣无穷北京灵水村;水果就地采摘,即时尚,又新鲜;民俗旅游“农家乐”,在百姓家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务农家活、交农家友,让游客体会到回归自然的情趣;登上凤凰岭,观赏那奇峰、怪石、岩洞及优美的自然森林植物,领略那佛教、道教、儒教的养生文化内涵,聆听那辽金时期种种传说故事。

  周边景区北京灵水村:凤凰岭自然风景区、白虎涧森林公园

  房山区蒲洼乡宝水村

  在北京市的西南方向,有一座称为“京城小西藏”的旅游村落,就是房山区蒲洼乡宝水村。具体位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的东北角,是蒲洼乡宝水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宝水村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气候适宜。

  

北京灵水村(北京灵水村门票)

  这里是成熟的旅游区,景区内路线可选则古松龙泉即龙王庙为出发点,欣赏古松的千年风韵和宝水的清澈山泉。沿小路上山,欣赏兄弟树的神采,体会兄弟同根的情谊。小路向南,到驼虎岭松林,此处可采摘松菇。穿驼虎岭松林向南,到了种子山台松林,登种子山台顶,可观赏四周山川美景。返回路线可以走种子山台-驼虎岭-东山山脊,沿路返回。村内包括龙王庙、观音柳、求子圣地、神树岭等多处特色景点。

  宝水村落环境、村落布局、传统建筑、古树等文物古迹,详细了解历史环境要素、人居环境现状、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及项目实施情况,《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其中蒲洼乡宝水村被正式列入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周边景区:白草畔景区、野三坡森林公园

  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位于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解放前属宛平县八区,现属斋堂镇所辖。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域面积5.3平方公里,清水河流域,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1℃,自然植被良好,适合养羊,养蜜蜂。爨底下是国家A级景区。

  

  全村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四合院整体精良,布局合理,既有江南水乡细节处理上的风韵,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体的气势。爨底下村至今还有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爨底下村有明代老村遗址、清代民居、壁画、捷报、二战时期被日军烧毁房屋的废墟、抗日哨所遗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标语、古碾、古磨等,使人置身于古老与沧桑之中。

  这里也是成熟度较高的旅游区,地处京西深山峡谷之中的爨底下村山地四合院,除具有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型制和以传统的院落空间为核心的一般特点,即内向开敞、外向封闭、具有严谨的空间秩序、明显的中心轴线、各房间均有较严格的等级划分之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爨底下村的四合院又因小巧玲珑、随地形变化、院落形状不规则、就地取材等特征而独具魅力.

  周边景区:永定河大峡谷、京西“一线天”、斋堂水库

  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灵水村,现为北京西部门头沟区斋堂镇辖村,位于镇域西北部,距镇政府12公里,东南部距政府驻地32.5公里。村子距109国道4公里。 自明清科举制度盛行以来,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层出不穷,曾有刘懋恒、刘增广等众多举人出现,因此灵水被当地人冠以“举人村”。

  

  灵水村形成于辽金时代,不仅村落古老庞大,辽、金、元、明、清时的古民居多,而且过去民间所信仰的诸神尽有。灵水村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东岭石人、西山莲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灵泉银杏、举人宅院和寺庙遗址等景点自古有“灵水八景”之称。

  灵水村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东岭石人、西山莲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灵泉银杏、举人宅院和寺庙遗址等景点自古有“灵水八景”之称。灵水村古民居是中国北方明清时期乡村民居建筑的典范,原貌保存较好。现有明代民居20余间,清代民居100余间。灵水村前后有三条石头街道,层层叠叠的房子簇拥在一起,一座座古民居错落有序。现保存完整的“举人宅院”,以刘懋桓、刘增广、谭瑞龙、刘明飞等举人的宅院最为典雅精致,建筑为砖瓦结构,青砖灰瓦,布局合理,门楼、影壁、石阶一应俱全,其间的石刻、雕画、宅门、楹联体现出深厚文化内涵。

  周边景区:灵水“八景”。

  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城村

  沿河城坐落在门头沟区西北部的大峡谷中,此处曾经是通往京师的咽喉要地。沿河城与敌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门头沟区西北部。原名“三岔村”,明万历六年(1578)由副都御史张卤倡建。因城北临永定河,故名沿河城。城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50米,城墙周长1 182.3米,东、西、北三面为直线,南墙为弧形。

  

  据考证,该长城与八达岭长城同为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建,主要作用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沿永定河从水路进攻北京。此处长城更为荒凉,加之原因山势起伏很大,苍凉壮阔之感更为突出。

  沿河城长城和八达岭、慕田峪不同的是,这里几乎没有进行过旅游开发,一切都还保持着历史面貌。古城还保留着古城墙、古戏台和一些精美的古建筑。其东西长约420米,南北长约300米,分东西两门。东门名“万安门”,可惜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只残留城墙和门洞尚可辨认。东门城墙上立有“沿河城”的石碑。

  周边景区:幽州大峡谷、珍珠湖景区

  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顺义区焦庄户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紧邻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的焦庄户村,2003年被北京市农委、市旅游局确定为市级民俗旅游村。

  焦庄户村现已成为了红色旅游的重要之地。现在供观众参观的地道战遗址包含三个部分:地道部分,地上村落部分和纪念馆。地道部分保留有650多米长,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有单人掩体、陷阱、碾盘和庙台暗堡等战争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柴棚、驴槽等较隐蔽的出入口和瞭望楼;地上村落部分主要是展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老式民宅、原汁原味的村落格局以及村民日常的生活场景,亲自品尝忆苦饭;纪念馆部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197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更多的是以多种形式和手段浓缩和集中展现珍贵的史料、文物,历史画面和英雄人物的事迹。

  这里也是成熟的旅游区,到焦庄户民俗旅游村除了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睡农家炕、享农家乐以外,还可以参观地道、登山观景、采摘鲜果、植纪念树。

  周边景区:抗日战争地道战遗址、唐指山风景区

  密云区古北口镇古北口村

  古北口历史文化悠久,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的燕国就在此筑墩设防;南北朝时的北齐也在此地构筑石砌长城。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古镇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曾经有大小庙宇72座,现保存和修缮完整的文物古迹有12处。“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等历经沧桑的古迹庙宇。镇域内还拥有五段明长城资源和以明长城与北齐长城组成的长城环线。

  

  古北口村隶属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在村南紧邻出关处的隧道旁,一座四米高用行楷镂金大字写着“古御道”的仿古牌楼,格外显眼。沿牌楼望去,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一条四米宽用青石板铺成的古道蜿蜒伸向蟠龙山深处。村支部书记宋立滨介绍说,起初这条古御道是1682年清康熙出关时修建的,如今为了重塑边塞文化、发展休闲经济,镇里参照当年的历史文献对其进行了复古改造,整条御道宽4米,长1500米,全部用花岗岩板铺成。古御道的改造将为前来古北口旅游的游客又多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古北口村位于长城脚下,潮河之滨,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村北蟠龙山为古北口封口锁关的两大屏障之一,其上长城以保持历史原貌而著称,将军楼和24眼楼是这段长城建筑的精华所在。

  周边景区:古北口长城、古北水镇

  密云区太师屯镇令公村

  令公村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太师屯镇域东北部。东临石岩井村;南临南沟村;西临车道峪村;北临东庄河村。村域面积670万平方米。据查宋代名将杨业(令公)曾到过该地,故名。

  令公村位于太师屯镇东北部,西南距密云县城50公里。有村民415户,1050口人,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地处安达木河东岸山口,四面环山,村落呈东西向长方形。村北有令公水库,库容28万立方米。明初曾在该地建城堡,留有城堡遗址,在城堡西南曾发现辽砖、锅灶以及鱼骨盆陶片等。目前,该村经济以林果业为主,养殖、加工多种经营,有退耕种植板栗600亩,现正处于幼果期。

  在令公村村北有一条山沟,近年曾开发为“仙居谷”旅游风景区,谷内有山有水,景色优美,古迹众多。三清宫、二柏搭枝、万花山,朝阳洞石碑等古迹掩映在青山秀水之中,是难得的风景名胜。

  周边景区:仙居谷

  延庆张山营镇柳沟村

  柳沟村位于延庆区井庄镇,古称凤凰城。村民402户、1110人。乡村旅游是村里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以火盆锅为核心的“豆腐宴”更是香飘京城,许多到周边景点游玩的市民都慕名来此。

  

  具体来看,它位于延庆县城东南10公里处,又称凤凰城,明清时期,曾设总兵屯兵驻防,村里曾建过18座庙,设衙门,开当铺,市井兴隆。又因站在村外的山上俯视古城,形似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而在历史上被喻为“凤凰城”。

  全城总面积63000平方米,现尚有城墙、城门等遗址,市一、二级国槐、榆树、柳树等九棵,明朝总兵府驻兵使用过的古井七口。有千亩果园,杏、李子、苹果品种齐全,特色餐饮“火盆锅、豆腐宴”。游人到这里可以采摘、垂钓、骑马,还可以推碾子、辘轳等,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周边景区:龙庆峡风景区、莲花山森林公园

  延庆八达岭镇岔道村

  岔道村隶属于延庆八达岭镇,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已有450年历史,古城内花岗岩石板路面,城隍庙、关帝庙、古驿站、临街店铺、客栈、四合院等文物古迹处处可见。走进古香古色的岔道,可以领略到明清时期的风土人情。

  岔道地处三岔路口,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因地势险要,成为历代重要交通要塞,军事要冲。元代大都至上都驿站从此通过。往西通至榆林、怀来、宣化,往北通至延庆、永宁四海,往东南通至北京,故名“岔道”,曾名三岔口,又名永安甸。

北京灵水村(北京灵水村门票)

  岔道村为三部分:东关、岔道古城、西关。村落呈长方形,沿沟谷东西延伸。岔道古城尚保存完好。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墙建在半山腰上。整个城东西510米、南北宽185米,为船形。

  全城总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城墙高8.5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南城墙有烽火台两座。城墙的建造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晚期又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砖砌筑。城墙的南段、东西段较为完整,北城墙塌处较多。其四角现保留有夯实的城台,南墙中还有两处马面。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

  城中原建有关帝庙、城隍庙等庙宇,还有衙署、公馆、戏楼等。西城门外有练兵的校场。还有粮秣、武器弹药仓库。城的东北两侧山顶各筑一座堡垒。周围山峰筑有望敌情的烽火台。为加强防御,在西关外还建有土边城垣。

  周边景区: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野生动物园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旺财去旅游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